第五届「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评审委员会於2019年9月27日举行评审会议,经仔细考虑候选人的资历丶中医药科学研究成就和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所作的贡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王一涛教授和严世芸教授为本届得奖人,不分等级或名次。
![]() |
王一涛教授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 |
严世芸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及前任校长
|
得奖人按英文姓氏排列
日期/时间: |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下午二时至五时 (网上平台) |
讲座题目: | 王一涛教授 中药品质系统研究的探索 严世芸教授 「和」的追求--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 |
注册中医师进修学分: | 2 |
演讲语言: | 普通话 |
网上报名 (免费): | 请按此处 |
「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颁发予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或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具突破性及获国际认可的成就的科学家和学者,名额为一至两位学者。奖项仅颁发予对中医药范畴有杰出贡献的个别人士,不授予课题研究组或团队。若爲研究组或团队的贡献,提名人应推荐主要的贡献者参与遴选。得奖人如在遴选结果公布後去世,有关奖项仍可颁发并作爲得奖人之遗産。
被提名人必须具备下列的其中一项或多项条件:
「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设有奖金,本届奖金爲港币五十万元。如本届有两位得奖人,奖金将平均分配。每位得奖人另获颁发奖座一个及证书一张。
提名「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的规则:
由大学或其他机构提名
由学者提名
其他规则
「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由专责评审委员会负责遴选及评审工作。委员会由香港浸会大学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学者及科学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由一位主席领导及最少四位成员组成,其中主席及最少三位委员必须爲香港浸会大学以外的人士。主席及委员由香港浸会大学委任,任期一般爲两年(一届)。
评审委员会下设奖项秘书处,负责奖项的运作和推广工作。奖项秘书处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委派人员担任及支援。评审委员会必须召开评审会议,从奖项秘书处收到的合资格提名当中,按被提名人在中医药界别的贡献丶促进中医药国际化的成效丶在国际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选,甄选该年度的得奖人。
评审委员会必须按独立丶公平丶公正及绝对保密的原则行事。评审委员会有权谘询委员会以外的专家意见。
得奖人及其得奖原因将详列於奖项的专设网页及接受公衆审议。如有人士具名对遴选结果提出书面反对及理据,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管理委员会将作出仲裁,再经评审委员会确认最後获奖人名单,获半数以上评审委员赞成者作通过论。
奖项规则 |
「张安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秘书处
香港九龙塘浸会大学道七号
赛马会中医药学院大楼四楼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电话: (852) 3411-2077 / (852) 3411-2900
传真: (852) 3411-2902
电邮: scm@hkbu.edu.hk
网页: http://scm.hkbu.edu.hk/cm-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