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資訊
學生
職員
校友
訪客
EN
簡
繁
搜尋學院網站
EN
簡
繁
搜尋學院網站
入學資訊
學生
職員
校友
訪客
學院簡介
院長的話
願景和使命
學院架構
院長辦公室
教學科研部
技術開發部
臨床部
持續及專業教育部
秘書處
學院諮詢委員會
學院諮詢委員會 往屆成員
學院簡介
大醫精誠
學院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醫藥學院通訊
中醫藥文化牆
中醫藥學院一覽
學院設施
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
專家學者
專家學者
按部門排列
按英文姓氏字母排列
由學院提名獲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學者
學院榮譽教授
第八屆 (2019/20 – 2022/23)
第七屆 (2017/18 – 2018/19)
第六屆 (2015/16 – 2016/17)
第五屆 (2013/14 – 2014/15)
第四屆 (2009/10 – 2010/11)
第三屆 (2006/07 – 2007/08)
第二屆 (2004/05 – 2005/06)
第一屆 (2003/04 – 2004/05)
教育
本科課程
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中藥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實習計劃
師友計劃
獎學金
常見問題
課程推廣活動
研究式研究生課程
哲學博士學位課程
哲學碩士學位課程
修課式研究生課程
中醫健康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中醫學碩士學位課程
中藥學碩士學位課程
藥物發現(中藥現代化)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修課式研究生課程獎學金
持續及專業教育
持續及專業教育部課程
一般講座
註冊中醫進修中醫藥學項目
一般學生守則
通告
惡劣天氣上課安排
惡劣天氣見/實習安排
聯絡我們
學生下載區
其他課程
香港中醫師培訓課程-新冠肺炎的中醫治療及感染控制(進階)
教學影片庫
Quality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s
研究
學院科研簡介
研究成就
最新研究焦點
研究成就 (2010-2015)
研究影響
主要研究單位
浸大跨學科研究實驗室
研究所及研究中心
內地研究基地
聯合研究基地
科研平台及設備
研究式研究生課程
博士後研究員
學院研討會
資助計劃
公示
醫療服務
診所資料
知識轉移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
中國銀行(香港)中藥標本中心
浸大中醫藥研究所有限公司
香港中藥檢定中心
中醫藥知識庫
教職員著作
學者專利權
中醫藥數字化項目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中醫藥趣味練習
中藥標本資料庫
《本草綱目》文化工程
「中振說本草」
「世說本草」
「中振說本草綱目」微信公眾號
「中振說本草綱目」集萃
《本草綱目》健康智慧200講
《本草圖經》紀念蘇頌1000周年誕辰
「本草無疆」 虛擬展覽
合作項目
香港科學節
張安德獎
獎項簡介
引言
張安德慈善基金
獎項規則
提名規則
評審委員會、評審標準、甄選程序
歷屆得獎學人
第六屆
第五屆
第四屆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學術活動
中藥創新藥物研發高峰論壇
第四屆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學院研討會
校友及捐贈者
校友天地
活動花絮
校友通訊
校友聯繫
捐贈者
中醫藥學院捐贈者芳名榜
支持學院
新聞及成就
新聞及刊物
活動訊息
新聞
大醫精誠
學院通訊
紀念刊物
卓越成就
學院及教職員卓越成就
學生及校友卓越成就
公眾人士活動
公開講座及活動
參觀中醫藥博物館
參觀雷生春堂
中醫藥知識共享
相關網站
學生連結
擬報讀學生連結
學院相片集
學院網上登記系統
學院簡介
院長的話
願景和使命
學院架構
院長辦公室
教學科研部
技術開發部
臨床部
持續及專業教育部
秘書處
學院諮詢委員會
學院諮詢委員會 往屆成員
學院簡介
大醫精誠
學院二十周年紀念特刊
中醫藥學院通訊
中醫藥文化牆
中醫藥學院一覽
學院設施
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
專家學者
專家學者
按部門排列
按英文姓氏字母排列
由學院提名獲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學者
學院榮譽教授
第八屆 (2019/20 – 2022/23)
第七屆 (2017/18 – 2018/19)
第六屆 (2015/16 – 2016/17)
第五屆 (2013/14 – 2014/15)
第四屆 (2009/10 – 2010/11)
第三屆 (2006/07 – 2007/08)
第二屆 (2004/05 – 2005/06)
第一屆 (2003/04 – 2004/05)
教育
本科課程
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中藥學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實習計劃
師友計劃
獎學金
常見問題
課程推廣活動
研究式研究生課程
哲學博士學位課程
哲學碩士學位課程
修課式研究生課程
中醫健康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中醫學碩士學位課程
中藥學碩士學位課程
藥物發現(中藥現代化)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修課式研究生課程獎學金
持續及專業教育
持續及專業教育部課程
一般講座
註冊中醫進修中醫藥學項目
一般學生守則
通告
惡劣天氣上課安排
惡劣天氣見/實習安排
聯絡我們
學生下載區
其他課程
香港中醫師培訓課程-新冠肺炎的中醫治療及感染控制(進階)
教學影片庫
Quality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s
研究
學院科研簡介
研究成就
最新研究焦點
研究成就 (2010-2015)
研究影響
主要研究單位
浸大跨學科研究實驗室
研究所及研究中心
內地研究基地
聯合研究基地
科研平台及設備
研究式研究生課程
博士後研究員
學院研討會
資助計劃
公示
醫療服務
診所資料
知識轉移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
中國銀行(香港)中藥標本中心
浸大中醫藥研究所有限公司
香港中藥檢定中心
中醫藥知識庫
教職員著作
學者專利權
中醫藥數字化項目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中醫藥趣味練習
中藥標本資料庫
《本草綱目》文化工程
「中振說本草」
「世說本草」
「中振說本草綱目」微信公眾號
「中振說本草綱目」集萃
《本草綱目》健康智慧200講
《本草圖經》紀念蘇頌1000周年誕辰
「本草無疆」 虛擬展覽
合作項目
香港科學節
張安德獎
獎項簡介
引言
張安德慈善基金
獎項規則
提名規則
評審委員會、評審標準、甄選程序
歷屆得獎學人
第六屆
第五屆
第四屆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學術活動
中藥創新藥物研發高峰論壇
第四屆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學院研討會
校友及捐贈者
校友天地
活動花絮
校友通訊
校友聯繫
捐贈者
中醫藥學院捐贈者芳名榜
支持學院
新聞及成就
新聞及刊物
活動訊息
新聞
大醫精誠
學院通訊
紀念刊物
卓越成就
學院及教職員卓越成就
學生及校友卓越成就
公眾人士活動
公開講座及活動
參觀中醫藥博物館
參觀雷生春堂
中醫藥知識共享
相關網站
學生連結
擬報讀學生連結
學院相片集
學院網上登記系統
學院及教職員卓越成就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23年3月20日
學院領導研究揭示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機制及治療標靶
2023年1月11日
學院發明榮獲高價值專利培育佈局大賽優秀獎
2023年1月4日
學院研究發現腸易激綜合症新治療標靶
2022年12月19日
學院研發用於成骨治療的新型適配子藥物
2022年11月23日
浸大中醫抗疫醫療隊獲選感動香江團體
2022年10月28日
浸大中醫學者榮登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排名
2022年10月25日
學院研究發現丹參化合物具預防由膽汁反流誘發胃癌的潛力
2022年10月5日
錢穎儀博士:延續生命的奇蹟
2022年9月8日
韓全斌教授領導的團隊成功利用寡糖片段矯正了天然多糖的化學結構
2022年9月1日
韓全斌教授與呂愛平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中藥多糖口服吸收新途徑
2022年8月29日
培育人才 傳承中醫藥學知識
2022年8月24日
中醫藥學院與理學院合作研發多功能化合物治療阿茲海默症
2022年7月14日
趙中振教授獲頒榮休教授名銜
2022年6月29日
由王凱亮博士和卞兆祥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調節胰島素抗性的新機制及治療老年糖尿病的新標靶
2022年6月12日
學院8位教職員獲傑出表現獎
2022年6月5日
呂愛平教授獲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年5月30日
學院領導研究發現新飽腹感調節機制及治療肥胖標靶
2022年4月29日
賈偉教授團隊發現腸道菌與膽汁酸的交互反應在調控節食後體重反彈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2年4月26日
游走於生物化學與中醫藥學
2022年4月13日
浸大科研成果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獎
2022年3月31日
賈偉教授團隊揭示膽汁酸-微生物串擾促進胃癌發展的新機制
2022年1月7日
鍾麗丹博士獲《中醫藥文化(英文)》選為優秀青年編委
2022年1月3日
學者新作
2021年12月22日
許軍博士獲選為《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青年編委
2021年11月22日
丁健教授獲浸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2021年10月22日
趙中振教授學術策劃短片獲紀錄片獎
2021年6月24日
學者新作
2021年5月25日
學院10位教職員獲傑出表現獎
2021年5月11日
浸大及康奈爾大學合作研究新納米載體提升中藥治療乳癌療效
2021年5月3日
學者新作
2021年4月30日
呂愛平教授與張戈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治療骨關節炎的新靶點
2021年4月9日
學者新作
2021年4月6日
韓全斌博士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金獎
2021年4月1日
賈偉教授領導研究顯示豬膽酸能預測及治療糖尿病
2021年3月11日
學者新作
2021年2月3日
浸大研發中藥新複方有助治療阿茲海默症
2021年1月18日
鍾麗丹博士獲選為青年岐黃學者
2020年11月25日
學者新作
2020年11月18日
呂愛平教授獲國家頒發中醫藥標準化貢獻獎
2020年9月29日
韓全斌博士的中藥專利發明獲頒優秀獎
2020年9月17日
卞兆祥教授團隊構建中西藥相互作用資料庫
2020年9月11日
浸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Jeremy K Nicholson教授
2020年8月24日
中醫藥學者獲頒授冠名教授席及冠名副教授席
2020年8月17日
學者新作
2020年8月14日
賈偉教授團隊揭示結直腸癌和肝癌的腸道菌群差異
2020年8月14日
張宏杰教授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研究
2020年7月28日
學院核酸適配子研究獲主題研究計劃資助
2020年7月15日
學院專利入選專利比賽50強
2020年6月30日
李敏教授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自噬在阿茲海默症中的新機制
2020年6月1日
張戈教授率領團隊成功創立靶向非編碼核酸miRNA靶點的天然產物虛擬篩選新策略
2020年5月20日
學者新作
2020年5月20日
學者新作
2020年5月11日
鍾麗丹博士參與國際結合醫學研究
2020年4月16日
學院研究:中藥複方助近九成病人消減哮喘症狀
2020年3月2日
學者新作
2020年1月14日
韓全斌博士團隊發明冬蟲夏草的化學鑒定新方法
2019年12月31日
卞兆祥教授領導的研究揭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患者膽汁酸排泄增加的腸道菌群介導機制
2019年12月24日
趙中振教授團隊中藥鑒定創新獲表揚
2019年11月11日
韓全斌博士團隊的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中醫藥優秀青年學者科技成果》
2019年11月7日
唐俊傑博士勇奪最佳學術海報獎
2019年11月5日
學院臨床研究發現中藥配合針刺有效舒緩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2019年10月31日
呂愛平教授和張戈教授帶領團隊研發以精準醫學為本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策略
2019年10月31日
賈偉教授團隊拆解普洱茶降低膽固醇和脂質的分子機制
2019年10月29日
梁超博士榮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
2019年10月24日
學院成功研發本港首個獲美國FDA授予「孤兒藥」資格的藥物
2019年10月3日
學者新作
2019年9月13日
羅守輝骨與關節疾病轉化醫學研究所獲2019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撥款
2019年7月5日
學者新作
2019年6月25日
學院研究揭示腸易激綜合症中幼年生活壓力因素影響機理
2019年6月10日
趙中振教授推出百科叢書 傳授本草博學
2019年6月3日
Iyaswamy博士獲頒青年研究院獎
2019年5月27日
學院十一名教職員獲頒傑出表現獎
2019年4月30日
《中振說本草》入選十大最受歡迎中醫書籍
2019年3月18日
唐俊傑博士獲頒青年研究員獎
2019年3月15日
學院推出骨傷科自主學習應用程式
2019年3月5日
浸大、中大合作研發仁朮腸樂顆粒治療腸易激綜合症 招募合資格人士進行臨床研究
2019年1月31日
趙中振教授構思的「中醫藥文化樹」登上《世界中醫藥雜誌》封面
2018年12月31日
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喜獲中醫藥國際貢獻獎
2018年12月31日
學者新作:《浸大中醫經典系列:中醫經典與臨床應用2》
2018年12月31日
學者新作:《New Horizon on Treatment of Autism 》
2018年12月18日
浸大中醫初創公司奪「亞洲國際創新發明銀獎」
2018年12月11日
學院專利技術於首屆亞洲發明展獲金獎
2018年11月13日
浸大研究發現中藥材「石斛」含天然美膚化合物 能有效預防皮膚衰老並有抗黑色素形成的功能
2018年11月12日
學院北京辦《當代藥用植物典(第二版)》發行儀式
2018年9月28日
學者新作:《當代藥用植物典(第二版)》
2018年9月7日
中醫藥臨床觀察顯示「小兒推拿療法」結合中藥有效治療兒童哮喘
2018年9月3日
中醫藥學院學術論文質素冠絕兩岸四地
2018年7月31日
學者新作:《指壓自療》
2018年7月6日
呂愛平教授獲特區政府頒發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
2018年6月14日
中醫藥學者致力促進中醫藥國際化與標準化發展
2018年6月11日
浸大舉辦中醫中藥發展論壇 兩岸四地專家學者研討中醫優勢病種防治技術
2018年5月26日
學院協辦紀念李時珍誕辰五百周年國際學術會暨第十六屆本草讀書會
2018年5月21日
學院舉辦中醫經典與臨床應用學術研討會
2018年5月11日
學者新作︰《中草藥全真圖鑒》
2018年4月23日
學院與康奈爾大學合作項目獲230萬元資助
2018年4月16日
卞兆祥教授在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頒評判嘉許特別金獎
2018年4月12日
學院學者喜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8年4月12日
學院推出全港首個「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供全球人士網上免費查閱
2018年1月31日
學者新作:《中醫診療指南評價方法與應用》
2018年1月15日
學院學者研發解析基因調控技術新突破 LogicTRN能快速尋找頑疾關鍵調控路徑 推動標靶藥物研發
2017年12月14日
浸大中醫學者世界首創新一代智慧型腫瘤靶向化合物 有助癌症標靶治療 減低副作用
2017年12月13日
韓全斌博士研發的鐵皮石斛質量檢定方法獲香港創新科技及製造業聯合總會頒發「香港創新發明獎」銀獎
2017年11月9日
中醫學者成功研發在體靶向基因編輯遞送系統 有助治療惡性骨肉瘤
2017年11月1日
卞兆祥教授獲頒授「曾肇添中醫藥臨床研究講座教授」榮銜
2017年9月26日
呂愛平教授獲香港中藥業協會頒發中藥科研貢獻獎
2017年9月15日
趙中振教授獲安徽中醫藥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2017年9月13日
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獲中國細胞自噬會議頒發最佳海報獎
2017年7月5日
浸大制定中藥複方臨床試驗報告指引 冀提升中藥研究水平
2017年5月24日
賽馬會中醫藥學院大樓節能成效佳獲「卓越慳神獎」
2017年5月24日
中醫藥學院兩研究員表現出色獲奬
2017年5月16日
浸大中醫團隊參與「天舟一號」太空生命科學研究
2017年2月28日
學者新作:《中振說本草》
2016年12月30日
學者新作:《浸大中醫經典系列──中醫經典與臨床應用1》
2016年12月30日
學者新作:《戰勝失眠——中醫治療與生活調養》
2016年12月20日
學者新作:《當代藥用植物典》1、2冊 (韓文版)
2016年11月15日
浸大夥中大與業界研發新藥治療功能性腸胃病
2016年11月8日
學院研究團隊研發新型自噬調節劑獲美國專利 有助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
2016年10月27日
浸大學者研究成功獲得美國專利 發現中藥「馬爾康柴胡」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天然化合物
2016年9月13日
學者新作:《中藥藥效研究方法學》
2016年9月13日
學者新作:《朱良春益腎蠲痹法治療風濕病》
2016年4月29日
學者新作:《湯.茶良品——中醫教你調養臟腑之簡方》
2016年3月16日
浸大中醫藥學院發現治療女性老年骨質疏鬆症的新靶點 研究論文於《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
2016年3月11日
學者新作:《戰勝腰痛──中醫治療與生活調養》
2016年2月22日
呂愛平教授榮獲兩項有關中醫藥標準化的學術獎項
2015年12月4日
學者新作:《百藥栽培》
2015年12月4日
學者新作:《禦寒扶陽治百病——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健康法》
2015年11月30日
學者新作:《戰勝肥胖——中醫治療與生活調養》
2015年11月18日
教職員著作:《香港行山植物探索徑》
2015年10月26日
中醫藥學院師生獲美國骨礦鹽研究學會嘉許
2015年10月14日
浸大推出全港首個「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推廣中醫藥網絡資訊
2015年10月13日
中醫藥學者喜獲亞洲大洋洲肥胖症研究協會頒發學者遊歷獎
2015年9月30日
學者新作:《腸易激綜合征的基礎與臨床》
2015年7月6日
呂愛平院長參與制訂兩項中藥編碼系列國家標準
2015年6月4日
中醫藥學者研發鑑定名貴中藥「鐵皮石斛」新方法 成功取得美國專利
2015年6月4日
中醫藥學者研發鑑定名貴中藥「鐵皮石斛」新方法 成功取得美國專利
2015年4月16日
中醫藥學院研究團隊獲國際細胞自噬會議頒發最佳海報獎
2015年4月8日
趙中振教授獲香港中藥業協會頒發中藥科研貢獻獎
2015年3月23日
浸大雷生春獲公眾選為十大最愛香港百年建築
2015年3月5日
張戈博士獲浸大頒發傑出青年研研究學者獎
2015年3月4日
張戈博士骨質聯合研究獲「2014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2015年2月10日
浸大中醫藥學者開發新型成骨細胞特異性遞送系統 研究論文於《自然─醫學》雜誌發表
2014年10月30日
中醫藥學院呂愛平院長獲內地專業組織頒發兩獎項 表揚致力推動中醫藥標準化發展
2014年9月4日
中醫藥學院11項研究項目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香港研究資助局及創新科技署合共近一千萬港元資助
2014年8月18日
中藥學者研發肺部疾病用藥的新型納米氣霧劑 有助延長藥效、減省服用劑量及降低副作用
2014年7月1日
趙中振教授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2014年6月17日
學院獲任命ISO兩個技術委員會聯合工作組中國支援單位
2014年6月16日
中醫藥學院李敏博士「自噬研究」合作論文獲刊載於著名科研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年6月12日
張戈博士獲國家教育部頒發科技進步獎 (推廣類) 二等獎
2014年5月7日
張戈博士聯合研究項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4年4月3日
浸大獲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基金資助 開展「適配子修飾雷公藤甲素抗關節炎研究」
頁首